|
张家界澧水流域苗族历史文化新语 |
来源:张家界旅游网 作者:cnzhangjiajie.com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4/24 14:24:36 |
|
澧水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土家族、苗族杂居之地,共有苗族3万3千多人。其中,张家界市有苗族27250人,鹤峰县有苗族6209人。 苗族自称 “果雄”,历史文献把苗族先民称为“苗”。“苗”的名称,源于尧舜时期的“三苗”。苗族族源有三苗说、驩兜说等。苗族起源于炎黄时期的“九黎”和尧舜时期的“三苗”。在5000千年前,九黎部落在涿鹿被炎黄部落联盟打败以后,退居长江中游,重新发展起来。到了尧舜时期,形成 “三苗”部族。 4200多年前,舜帝把驩兜流放到澧水流域的崇山。《史记》载:“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驩兜部落从河南丹水出发,跨长江、溯澧水,来到崇山定居。苗族史诗《鸺巴鸺玛》描述苗族迁徙情况:“从澧州澧岘上来,从桃花溪桃花沟上来,从桃花园桃花峒上来……沿着长长的河水上走,顺着高高的大山上迁。穿过抬头望不见天的茫茫森林,冲过七拐八弯的激流险滩……”终于迁到崇山(苗语叫崇山为高戎霸凑)。驩兜死后葬在崇山,他的后裔演变成为苗族“仡驩”。从此,崇山一带成为苗族祖先活动中心。苗族分布的永定区、泸溪县、花垣县等县有许多记载崇山、驩兜墓、驩兜庙、驩兜鼎等文史资料。明《万历慈利县志》载:“崇山在县西百余里,舜放驩兜于崇山,即此。”“驩兜”在苗族中有很大影响,苗族石姓奉驩兜为祖先。苗语称湘西北苗族石姓为“仡驩”,石姓有大、小之分,苗语竟然直呼“大石姓”为“驩兜”,证明苗族石姓是驩兜部落的后裔。 桑植县苗族始祖张汉臣系辰州府泸溪县人氏,于明代迁来九溪卫安福所。清代乾隆年间,苗族始祖石铎风迁到桑植县上河溪扒那坪定居。明初,石廷芳诸公迁至永定,在梅家坪及石家铺等地繁衍了众多苗族子孙。明代中叶,苗民龙廷周从花垣县迁到永定卫,其后裔聚居在白羊坡、龙家嘴等地。苗民石重益诸兄弟从沅陵县迁到永定卫哈溪、石家湾等地。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杨坪村张宏兵等人祖先张岭于清代从吉首市巴金寨迁来。 苗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珍贵的文学艺术。苗族民间文学分为民间歌谣、民间故事和谚语三大集成。民间歌谣分为史诗、古歌、苦歌、叙事歌、生产歌、风俗歌、起义歌、情歌、儿歌等,能唱的韵文作品有《迁徙歌》、《劳动歌》、《开亲歌》、《盘龙歌》、《盼红军》、《送儿当红军》、《苗家想念红军》、《初恋歌》、《定姻缘歌》等。民间故事有《雷公和高比的故事》、《崇山的传说》、《芦笙是怎样吹起来的》、《谎江山》、《石姓不吃狗肉》、《龙家姐妹》、《红军树》等。苗族民间艺术分为音乐、舞蹈、戏剧和工艺四类。音乐又分为苗歌和乐器两类。苗歌按其腔调分为高腔、平腔两类;乐器按演奏方式分为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两类。打击乐器有铜鼓、铜锣、铜钹和铃等。吹奏乐器有唢呐、芦笙、长号、筒箫等。苗族舞蹈有木鼓舞、芦笙舞、跳香舞和接龙舞。苗族戏剧有傩堂戏、花鼓戏和苗戏等。苗族工艺有刺绣、挑花、织花带、织提篮、织背篓、蜡染和银饰等。其中,苗绣、花带、苗族织锦、苗族银饰、蜡染服饰和饭篓等工艺品已经成为张家界风景区的旅游纪念品,为海内外无数游客喜爱。 苗族保留了比较独特的生活习俗及民间信仰。苗族男子头包青布巾,穿对襟短衣,裤短而大,青布裹腿。女子以花格帕包头,穿托肩大襟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胸前及袖口绣花边;裤脚短而大,镶花边,戴银冠、项圈、披肩等银饰。苗族人爱吃茶油,爱吃腌肉、腌鱼、腌酸菜和砂锅焖狗肉等风味菜肴。苗族住房有平房和楼房两种。苗族缔结婚姻有包办婚、自主婚两种形式。婚姻以自由选择为主,如过节、歌会或赶场时,男女对歌,互表爱慕之意。有的由男方请媒人说合提亲。取得女方父母同意后,择日订婚,谓之“取八字”。到了婚期,派亲戚送亲。新娘步行或者坐轿到夫家。进门之后,饮合婚酒,但不拜堂。举行结婚仪式之后,欢饮一日。半夜过后,新郎、新娘不能同宿。等到次日客人散尽以后才能同居。因此,有句苗族谚语说道:“新婚之夜陪宾客,男女不许同床歇。”苗族节日有阴历“三月三对歌节”、“四月八集会”,还有“七月十五芦笙节”和“立秋日赶秋节”等。苗族丧葬仪式有报丧、入殓、吊唁、绕棺、送葬、埋葬等习俗。苗族信仰是由“万物有灵”演变而来的多神信仰。祭祀活动有椎牛、椎猪、祭祖、接龙、还傩愿等。接龙是苗族富裕人家为求家道兴隆而举办的祈祷。有些苗族人信仰正统宗教。 |
相关文章 |
|
我要说两句 |
|
|
|
|
热门线路推荐 |
|
|
|
|
|
|
|
联系我们 |
湖南西部(张家界)中国国际旅行社
电话: 0744-8886600
手机: 17374407606
地址: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华天城铂金公寓 |
|
|